订阅
同城交友 Pine发自凹非寺量子位|公众号QbitAI 不带电的原子也可以用来传输视频了! 不受电场、磁场的影响,能传输信号? 没错,不仅如此,这个“原子电视”还能实现实况传输,甚至可以用来打游戏。 话不多说,看效果! 这是美国国家标准研究所(NIST)开发出的“原子电视”,能够使用激光和原子云接收符合480i分辨率标准的视频传输。 研究成果已在《AVS量子科学杂志》上发表。 不同于传统的电子学,研究人员另辟蹊径,从原子入手来探究视频传输的新方法。 其开发出的基于原子的通信系统噪声容忍度更强,并且能够增强视频传输能力,更适合偏远地区或紧急情况下的无线电系统。 传输速率也达到了100兆每秒,这到底是怎样实现的? 原子得是高激发态 要了解“原子电视”的具体原理,得先搞明白其中的核心技术是什么? 这个项目的研究人员ChrisHolloway道出了其中的“玄机”——Rydberg原子(高激发态原子): 通过Rydberg原子检测输入的信号,然后直接输给电视。 具体来说,在“原子电视”中,有一个装有气态铷原子的超大尺寸玻璃容器。 其中气态铷原子由两种不同颜色的激光激发为Rydberg态。 被Rydberg化之后的铷原子能量变大,其中的电子进入高激发态,开始以比平常大得多的距离绕原子核旋转,换句话说,被激发后的铷原子膨胀变大了。 铷原子膨胀变大意味着其对包括无线电信号在内的电磁场更敏感,这样一来,“原子电视”的灵敏度也就提高了。 现在对于“原子电视”的核心技术已经略有了解,那在整个信号转换的过程中,这项技术是怎样发挥其作用的呢? 在讲“原子电视”之前,先简单了解下普通无线电接收器的原理。 普通无线电接收器在接收到电磁波信号后,通过通过变频、中频放大等电路对输入信号进行处理,以保持输出信号的稳定,然后将信号传给模拟数字转换器转换为视频。 而为“原子电视”设计的无线电接收器中,将传统的处理输入信号的各种电路替换为一个装有Rydberg化铷原子的玻璃容器。 经过调制后的载波信号会经过这个玻璃容器进行传输。 在玻璃容器中,调制的信号通过喇叭天线传输给原子,也就是说输入的信号会与Rydberg化铷原子相互作用,产生能量转移。 接下来通过探测其中能量的变化,将这个变化转换为输出信号,这些信号通过一个模拟数字转换器转换为视频图形阵列(VGA)格式,输入到电视机中。 讲了这么多,也都是在纸上谈兵,具体效果到底如何呢? 传输速率极佳 研究团队利用原始载波信号作为参考,并与通过原子输出的最终视频进行比较,对系统进行一系列评估。 研究发现,激光光束的大小会影响原子在激光相互作用区的平均停留时间,而这个停留时间与接收器的带宽成反比。 也就是说光束越小,停留的时间越短,其产生的数据就越多,最终输出图形的清晰度和色彩度也就越好。 从下图就能直观地看出,光束直径为85微米(100微米以内)时,允许色彩接收,并且分辨率也更高。 除此之外,小光束直径还能够提供很快的响应速度和色彩接收:数据传输速率达到了每秒100兆,对于打游戏、看视频或者普通家庭用网来说,绰绰有余了。 然而在研究过程中,“原子电视”只是用来传输480i清晰度的视频,远远不能满足我们已经习惯看“蓝光”的眼睛。 因此要真正走进生活,还有待进行更进一步的研究。 你觉得这个“原子电视”应用前景怎么样? 欢迎评论区留言~ 参考链接:[1]https://interestingengineering.com/innovation/atomic-television-that-transmits-live-video[2]https://avs.scitation.org/doi/10.1116/5.0098057 ![]() |
10 人收藏 |
![]() 鲜花 |
![]() 握手 |
![]() 雷人 |
![]() 路过 |
![]() 鸡蛋 |
收藏
邀请